安东尼奥尼与音乐圈
安东尼奥尼拍完( wán)“现代爱情三部曲”和《红色( sè)沙漠》之后,与制作人卡罗( luó)•庞蒂(Carlo Ponti)签约,长时期离开意( yì)大利,到英、美等国拍摄了( le)不同主题和形式的影片( piàn),电影采用了英语对白,发( fā)行公司为米高梅。这也促( cù)成了安东尼奥尼与英美( měi)两地的音乐人的接触。刚( gāng)好六七十年代也是英美( měi)音乐运动最为活跃的时( shí)代,大量的现今icon级别的乐( lè)队或音乐人都是那个时( shí)代造就成才的。一切就像( xiàng)是命运安排,安东尼奥尼( ní)的电影就与当时的英美( měi)音乐圈碰撞出了火花。
1966年( nián)安东尼奥尼到伦敦拍摄( shè)了《放大》(Blowup),造成了空前的成( chéng)功。虽然它处理“客观标准( zhǔn)的不可能性”这样具有挑( tiāo)战性的题材,但这部电影( yǐng)却非常的成功与卖座,当( dāng)然电影中明显直接的性( xìng)爱画面也对票房有帮助( zhù)。这部电影是由影星大卫( wèi)•汉明斯与凡妮莎•蕾格烈( liè)芙主演。
影片中有一场精( jīng)彩的The Yardbirds乐队音乐会场面,其( qí)实这不是安东尼奥尼的( de)第一选择。《放大》临近结尾( wěi),男主角在街上恍惚见到( dào)瓦妮莎•雷德格瑞夫(Vanessa Redgrave)扮演( yǎn)的神秘女子,停车去追,结( jié)果盲打误撞地进了一家( jiā)俱乐部,里面正在举行一( yī)场小型的摇滚演出。关于( yú)这支摇滚乐队的人选颇( pǒ)费了一番周折。
当时,安东( dōng)尼奥尼特别喜欢英国的( de)The Who乐队,他想请彼得•汤森德( dé)(Pete Townshend)来,在片场表演一下他的( de)招牌动作——砸吉他,结果人( rén)家不来。这里有段插曲,《放( fàng)大》原来定的男一号是特( tè)伦斯•斯坦普(Terence Stamp),临开机还有( yǒu)两周,安东尼奥尼决定换( huàn)人,启用了后来的大卫•海( hǎi)明斯(David Hemmings)。The Who乐队当时的经纪人( rén)叫克里斯•斯坦普(Chris Stamp),是特伦( lún)斯•斯坦普的亲弟弟,这事( shì)也就这么黄了。
安东尼奥( ào)尼心目中的第二人选是( shì)The Animals乐队的埃里克•波登(Eric Burdon),也被( bèi)拒绝了。他还考虑过美国( guó)的“地下丝绒”乐队(The Velvet Underground),他们当( dāng)时正好签约在米高梅唱( chàng)片公司旗下,最终也未能( néng)促成,有人说是因为他们( men)的歌词禁忌太多。不过,“地( dì)下丝绒”的吉他手斯特灵( líng)•莫里森(Sterling Morrison)讲的却是另一个( gè)版本,“把我们整个团队请( qǐng)到英国,成本太高,导演就( jiù)放弃了”。
临近拍摄,剧组请( qǐng)来片场彩排的乐队叫The In Crowd,没( méi)什么名气。不到20岁的斯蒂( dì)夫•豪(Steve Howe)正准备如何在镜头( tóu)前漂亮地砸掉吉他,结果( guǒ)临时接到通知,拍摄换人( rén),因为剧组找到了更有名( míng)的The Yardbirds乐队。豪不光没能出镜( jìng),自己留在台上的Gibson ES-175吉他还( hái)被杰夫•贝克(Jeff Beck)给砸了。可以( yǐ)宽慰的是,豪后来加入了( le)著名的Yes乐队,成了一位了( le)不起的乐手。
The Yardbirds是英国史上( shàng)最强的吉他乐队,埃里克( kè)•克莱普顿(Eric Clapton)、吉米•佩吉(Jimmy Page)跟杰( jié)夫•贝克三位吉他英雄都( dōu)曾是这支乐队的成员。克( kè)莱普顿就不用介绍了,《Tears In Heaven》应( yīng)该是很多人英文歌的启( qǐ)蒙作品。吉米•佩吉后来组( zǔ)建了伟大的齐柏林飞船( chuán)乐队(Led Zeppelin),2008年他还在北京奥运( yùn)会的闭幕式上来过一段( duàn)solo。
拍《放大》那会儿,佩吉和贝( bèi)克刚好都在队中,构成双( shuāng)吉他阵容,在现场中演绎( yì)了一首《Stroll on》。还没等到影片上( shàng)映,贝克就被开除了,《放大( dà)》也成了The Yardbirds鼎盛时期的一段( duàn)珍贵纪录。按照安东尼奥( ào)尼的设想,贝克因为音箱( xiāng)出了毛病,愤怒地砸烂了( le)吉他。现实当中,贝克本人( rén)就总因为设备问题发脾( pí)气,后来著名的假纪录片( piàn)《摇滚万万岁》(This is Spinal Tap)里有个爱砸( zá)琴的吉他手,其实就是拿( ná)他开涮的。当然,电吉他也( yě)不是好惹的。十年之后,同( tóng)样出现在影片里的乐队( duì)主唱凯斯•雷尔夫(Keith Relf)在自己( jǐ)家里被一把接错线的吉( jí)他电死,只有33岁。
俱乐部是( shì)在片场搭景建起来的,在( zài)门上贴着海报,画了一座( zuò)墓碑,墓志铭写的是“鲍勃( bó)•迪伦1966年5月27日死于艾伯特( tè)音乐厅”。正式那一天,迪伦( lún)首次在英国进行插电演( yǎn)出,这个向摇滚示好的行( xíng)径被人视为对民谣的背( bèi)叛。台下观看演出的人群( qún),基本都是典型的伦敦摇( yáo)摆青年,据说日后喜剧天( tiān)团“巨蟒”(Monty Python)里的迈克尔•佩林( lín)(Michael Palin)也混在人群之中。
演出结( jié)束,贝克把砸烂的吉他扔( rēng)下台去,疯狂的歌迷一片( piàn)混抢,男主角阴差阳错地( dì)捡到了琴头,周围的人羡( xiàn)慕不已。主人公走出俱乐( lè)部,回到大街上,觉得手中( zhōng)拿的不过是块毫无价值( zhí)的垃圾,于是丢在地上。关( guān)于《放大》的故事,也许类似( shì),可能是场被放大的演出( chū),也可能是块丢在街头的( de)垃圾。
在《放大》美国首映时( shí),安东尼奥尼从一则新闻( wén)中得到了灵感,这就是后( hòu)来的《扎布里斯基角》(Zabriskie Point)开始( shǐ)。刚好《放大》在美国取得了( le)巨大成功,米高梅公司信( xìn)心大增,促成了安东尼奥( ào)尼在美国试水拍片。《扎布( bù)里斯基角》描述反传统文( wén)化(counterculture)运动,但却因新手演员( yuán)单调的表演而饱受严厉( lì)批评。影片以失败告终,安( ān)东尼奥尼再也没有在美( měi)国拍摄影片。现在看来,这( zhè)部作品却散发着别样魅( mèi)力。
这部电影的配乐包括( kuò)了当时流行的艺人如Pink Floyd乐( lè)团(他们为了这部电影特( tè)别写了新歌)、死之华合唱( chàng)团(Grateful Dead)与滚石乐队,但编曲过( guò)程同样一波三折。
1966年,安东( dōng)尼奥尼在伦敦拍摄《放大( dà)》时,在一个小型聚会上听( tīng)到了平克•弗罗伊德的声( shēng)音,到拍摄《扎布里斯基角( jiǎo)》时,他和这支乐队取得了( le)联系,希望他们能够为他( tā)的电影编曲。尽管当时平( píng)克•弗罗伊德刚刚失去希( xī)德•巴雷特重组,但已经有( yǒu)过为电影配乐的经验。
平( píng)克•弗罗伊德在罗马整整( zhěng)呆了一个月,每天工作12个( gè)小时以图安东尼奥尼的( de)欢心。在1991年尼古拉斯•斯查( chá)佛纳为这支乐队写的传( chuán)记中,吉他手罗杰•沃特斯( sī)回忆了这段经历,他说:“我( wǒ)们五天就完成了整部电( diàn)影的配乐,但是安东尼奥( ào)尼说Eet非常美,但是太强烈( liè)了。很明显他并不满意,即( jí)使你改正了所有的缺点( diǎn)他也不高兴,真是太糟糕( gāo)了,太糟糕了。”很明显,平克( kè)•弗罗伊德一直在努力以( yǐ)达到安东尼奥尼的要求( qiú),但是不可避免的,工作延( yán)迟了。
为了给《扎布里斯基( jī)角》配乐,安东尼奥尼又找( zhǎo)来了John Fahey,让John Fahey为电影中的爱情( qíng)部分编曲,但是他们的合( hé)作也不愉快。据John Fahey回忆,安东( dōng)尼奥尼甚至不给他看全( quán)部的剧本,“尽管我求他给( gěi)我看看其他部分,这样我( wǒ)就能了解全部的背景,但( dàn)是他不告诉我,事实上,他( tā)不想让我知道任何其他( tā)电影的内容,也不想知道( dào)我写的到底是什么,因为( wèi)他觉得如果让我知道了( le),就会扰乱我的编曲。实际( jì)上,我对这部电影了解的( de)越多,对他需要的音乐就( jiù)会越明了。”John Fahey的编曲没有被( bèi)采用,为此,John Fahey和安东尼奥尼( ní)在罗马大吵了一次。
杰里( lǐ)•加西亚并没有去罗马,而( ér)是飞到了洛杉矶,在米高( gāo)梅的录音室中录制他迷( mí)人的吉他。杰里•加西亚不( bù)是安东尼奥尼的首选,但( dàn)是却满足了这位大导演( yǎn)的要求。据唐•霍尔回忆说( shuō):“我们进了米高梅的录音( yīn)室,杰里一个人坐在那,他( tā)们放映了一段爱情片段( duàn),杰里跟随电影即兴演奏( zòu)。他做的不错,和电影配合( hé)的很好,简直是个天才。”加( jiā)西亚的工作得到了赞赏( shǎng),而且报酬很好,米高梅当( dāng)场就为他开了支票,这些( xiē)钱足够他买一座新房子( zi)。

《蜘蛛侠:纵横宇宙》北美重( zhòng)夺周末冠军 《闪电侠》跌幅( fú)漫改影史第二高
《蜘蛛侠:纵横宇宙》重回冠( guān)军 声影社讯 上周末北美( měi)市场竞争激烈,前几名票( piào)房差距不大,上映第四周( zhōu)的《蜘蛛侠:纵横宇宙》凭借( jiè)好口碑1930万美元夺冠,上映( yìng)次周的《疯狂元素城》1846万美( měi)元屈居亚军,《闪电

戏班“戏”变了,命运也变了( le)
两个家庭不同的命运走( zǒu)向,戏班看似稳定却仍抵( dǐ)不过天然形成的悲苦轮( lún)回,戏班爷爷上台演戏后( hòu)似乎一切的悲苦面都开( kāi)始一一揭开,戏妹妹的婚( hūn)姻是结合,但男方家庭暗( àn)有的对戏班不屑,却似乎( hū)是对戏班家庭的一种拆( chāi)离,将一种本可能一家团( tuán)结延续戏班得以对抗这( zhè)地域病的因素给拆解,似( shì)乎...

共生—吞噬—融合—毁灭
注定是又一部肢体恐怖( bù)的经典。 今天在Odeon的 Screen Unseen(恐怖片( piàn)盲盒活动)开的电影盲盒( hé),看之前完全不知道会放( fàng)什么。但开场没多久就知( zhī)道这场不亏了——这是半年( nián)以来参加的第一场全场( chǎng)坐满、没人中途离场的 Screem Unseen。全( quán)程都是“WTF”的状态,一直到最( zuì)后一幕,真的牛。...

她不是原谅了世界,而是( shì)选择不再乞求世界理解( jiě)
她不是不愤怒,只是早就( jiù)明白:这个世界,不值得你( nǐ)大声哭。 ——这就是《对不起,宝( bǎo)贝》的真正力量。 我们已经( jīng)看过太多关于女性创伤( shāng)的电影了。愤怒的、悲情的( de)、控诉的、甚至是爽剧式复( fù)仇的。可这部电影,反其道( dào)而行。 它不哭,不闹,不吼。 它( tā)就像一个经历了所有烂( làn)事之后的女人...

《灌篮高手》成为2023年日本冠( guān)军 排行榜前四名都是动( dòng)画电影
声影社讯 据不完全统计( jì),今年日本电影市场冠军( jūn)为《灌篮高手》的157.3亿,《超级马( mǎ)力欧兄弟》140.2亿日元,《名侦探( tàn)柯南:黑铁的鱼影》、宫崎骏( jùn)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shēng)》分列2-4名,TOP4全部都是动

动画《海绵宝宝》大电影首( shǒu)映,海绵宝宝与派大星走( zǒu)出银幕
声影社讯 日前,动画电影( yǐng)《海绵宝宝:拯救比奇堡》在( zài)北京举办首映礼,首映礼( lǐ)把海绵宝宝和派大星请( qǐng)到了现场,让在场所有的( de)大朋友小朋友都沉浸到( dào)这片欢乐海洋中。影片即( jí)将于10月18日正式上映。 电影( yǐng)《海绵宝宝:

被吃掉的女人
很压抑也很细腻的一部( bù)电影,通篇都是线性叙事( shì),没有很花哨的技巧,没有( yǒu)戏剧冲突,甚至连吵架的( de)片段也都是硬切就结束( shù)了,没有宣泄没有结果,就( jiù)和阿贞片中2小时不到这( zhè)段压抑的人生一样。 我还( hái)挺喜欢片尾设计的,阿贞( zhēn)在河边一遍又一遍麻木( mù)地哄着宝宝,镜头蒙太奇( qí)一段宝宝成长到大...

国漫掘起,母凭子贵
国漫崛起了又崛起,大浪( làng)淘沙,最终锁定成为整个( gè)行业的中流砥柱的厂牌( pái)似乎就是追光。 从早期偏( piān)低幼的《小门神》开始做民( mín)俗故事新编,到《白蛇》系列( liè)的经典奇幻故事改编,再( zài)到《新神榜》对古风和朋克( kè)的结合,以及国漫前辈从( cóng)未有过的尝试《长安三万( wàn)里》以最能唤起中国观众( zhòng)集体意识...

声影社极客:World Remix XR 黑客松 2025 成功举办 160名( míng)开发者共建XR前景
2025年7月18日至20日,由VRplay发起和主( zhǔ)办的「WorldRemix」XR黑客松2025在北京、上海( hǎi)、广州三地成功举办。本次( cì)活动得到了PICO、Rokid、Uni

目不暇接的炫技之作
之前没接触过怪化猫的( de)动画,直接在上影节看了( le)第二个剧场版。被画面和( hé)音乐狠狠惊艳,真的是很( hěn)少见的制作风格,华丽的( de)浮世绘画风+明艳的色彩( cǎi)转换+紧凑的剧情节奏+日( rì)本的怪谈文化互相融合( hé),让人直呼看爽了。 剧情的( de)背景是发生在江户时代( dài)的深宫“大奥”,权臣之女大( dà)友牡丹接任了御...